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云南乡村传统建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交流会暨“富民兴边•和美乡居”全国大学生五校乡村规划专业技能提升联合设计开题活动

发布日期:2025-02-20

云南乡村传统建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交流会

暨“富民兴边•和美乡居”全国大学生五校乡村规划专业技能提升

联合设计开题活动顺利举办

云南河口

2025年2月18日,云南乡村传统建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交流会暨“富民兴边•和美乡居”全国大学生五校乡村规划专业技能提升联合设计开题活动于云南河口顺利举办。

活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主办,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协办,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支持。受邀嘉宾及5所高校师生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与乡村建造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共同推动沿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并将理论研讨与教育实践结合,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与会专家合影和会议现场

活动海报

乡村规划学术交流会

开幕式

学术交流会开幕式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委员、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杨毅教授主持,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鹏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秘书长栾峰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钟金栋,河口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庞汉元分别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委员、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杨毅教授主持开幕式

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鹏教授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秘书长栾峰教授致辞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钟金栋致辞

河口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庞汉元致辞

主旨报告

学术交流会主旨报告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洪亮平教授主持,特邀三位专家分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与乡村建造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主旨报告主持:洪亮平教授

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建设进展

张鹏

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秘书长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报告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通过对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价值、践行领域的解读,以及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价值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实践转化分析,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建设基础与路径,为乡村地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谁的乡村?谁来运营?——基于几个乡建实践的思考

段德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副主任委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报告对乡村运营的实践模式、操作逻辑及不可持续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谁的乡村?谁来运营?”,并结合曾经辉煌的运营案例(三瓜公社、华西村)、持续的运营案例(院前社、袁家村),以及杨陵、延川、抱龙三个案例实践循证,总结乡村可持续运营的核心机制、启示与思考,回应了乡村可持续运营的核心命题。

和美乡村与乡村规划

栾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秘书长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及乡村规划建设研究院院长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报告对和美乡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政策背景及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的具体内涵、要求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通过对村庄规划的范围与议题、新时代村庄规划的工作要求及村庄规划的全流程(评估、策划、运维、规划、设计、建设)的分析,为和美乡村与乡村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启迪性思路。

专题报告

学术交流会专题报告由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朱一荣教授及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规划系主任王颖副教授共同主持,特邀五位专家分享就跨境电商、建造聚城、区域联动、运营导控、文旅通融的研究成果。

专题报告主持:朱一荣教授

专题报告主持:王颖副教授

新时代的跨境电商与乡村可持续发展

罗震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委员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报告从新时代城乡要素流动的新趋势、新时代跨境电商的发展与实践、新时代兴边富民的路径与挑战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新时代跨境电商“边贸模式”(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姐告玉城直播基地)、“平台模式”(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SHEIN—希音)、“外贸模式”(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种模式,指出实体与虚拟空间互动是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及边境地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挑战。

乡村建造•边疆多民族社会整合的文化密码

杨毅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委员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基于云南乡村建房实践的大量田野观察,分析村民集体参与建造房屋过程的文化互动、劳动协作与仪式共享,及建筑空间的物质互嵌和劳动协作的情感联结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指出当前乡村建造面临现代化冲击与传统协作模式消解的挑战,需加强对传统乡村建造文化的保护。

乡村连片发展:核心逻辑、关键议题及其争议性

乔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青年委员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报告阐述了连片发展与乡村治理转型的研究缘起,并从空间整合、治理重构、发展赋能方面论证了中部山区乡村连片发展的核心逻辑,籍此提出乡村连片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关键议题以、争议性问题,为村庄规划适应地域空间系统特征和地方治理需求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从海洋环境看传统村落信仰空间的商品化——产业转型与文化韧性的协同演进

祁丽艳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青年委员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

报告以海防村落为例,从信仰与海洋生计的共生关系、海洋环境与传统村落信仰空间的独特性两方面阐述了传统村落的信仰及其空间,通过对青岛样本周戈庄村、凤凰村的观察,系统分析了传统村落信仰空间的商品化路径,并从社会心理、文化治理、经济驱动、文化变迁、技术赋能、空间再生产六方面进探讨了乡村信仰空间商品化的作用机制。

民宿经济趋势下的民居可持续居住性探讨

徐皓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报告通过对莫干山、丽江等民宿经济的案例分析,提出民宿经济可持续居住性的文化、社会、环境、经济四个维度,并针对民宿的可持续居住性问题构建了民宿经济的底层“物理规则(硬约束)分区管理/资源配置”、中层“经济润滑(软调节)共享用工/社区积分/利益分成”、高层“文化共识(内生力)村民议事会/技艺传承基金”的三级缓冲机制。


联合设计开题

联合设计开题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绍斌副教授主持,特邀河口县南溪镇伏炜镇长、河口县自然资源局规划信息中心何雨珂主任及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徐皓副教授嘉宾,分别就设计基地情况、河口县及兰溪镇国土空间上位规划及设计任务书进行了详细解读。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绍斌副教授主持联合设计开题

河口县南溪镇伏炜镇长讲解基地概况

河口县自然资源局规划信息中心何雨珂主任讲解上位规划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徐皓副教授讲解设计任务书

联合设计现场调研

2月19—22日,五校50余名学生将对南溪镇规划基地进行详细调研,并进行现状调研梳理和汇报。